武隆猪腰枣起源
武隆猪腰枣树开始驯化栽培的起始年代难以准确推断,据史料记载:公元659年,唐太尉长孙无忌因反对武则天为后,被任命为扬州都督,安置在黔州,按一品官的标准供给俸禄。他的食谱里曾记载每日食枣1升。据武隆县江口镇天子坟村(即唐时信宁县)长孙无忌衣冠塚旁的农户说:以前在墓地旁有许多二个人都抱不住的老枣树,可惜五八年大炼钢铁时被毁。由此可见,早在一千多年前,乌江两岸枣树甚多,武隆猪腰枣树栽培的历史悠久。
在武隆当地有一个关于武隆猪腰枣的凄美传说:
据说唐朝时长孙皇后勤劳、朴实,时常带着后宫嫔妃出宫务农。由于连年非旱则涝且战乱频繁,粮食紧缺,人们常常摘枣果充饥,故长孙皇后大力发展种植枣树,曾规定栽植枣树千株以上可称侯(《史记》中有记载)。却说公元643年长孙皇后的长子废太子李承乾被流放至黔州后太子妃化名仙儿追随至此同他过着清贫、苦闷的日子,因李承乾受其母影响偏爱枣子,闲时俩人就以栽植管护枣树来消磨时光。李承乾被令自缢后,太子妃独自留在黔州日夜思念,以泪洗面,不食茶饭,饥时仅食几枚枣子。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她整日把枣树当成是夫君精心照护。太子妃去世时五十有余,却红颜未改。周围的人因见她不食茶饭只食枣子、终日忧愁却容貌依旧。因自称是仙儿,所以当地人都将枣子称为仙果,称太子妃为枣花仙子。说来也怪,太子妃管护的枣树结的枣果却也独特,两头大大,中间弯弯,形似美女纤纤细腰。所以当地还有老人称武隆猪腰枣为仙女果。